Lazy loaded image
研究撷英
研究撷英丨Efgartigimod与标准治疗在新发AChR亚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对比: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(1)
字数 1665阅读时长 5 分钟
2025-8-26
2025-8-30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研究撷英丨Efgartigimod与标准治疗在新发AChR亚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对比: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

notion image
💡
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在2025年8月在线发表了“Efgartigimod versus standard of care in new-Onset AChR subtype 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: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”一文,该文基于中国重症肌无力多中心前瞻性队列,分析并探索了Efgartigimod vs. 标准治疗在新发AChR亚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。

研究背景

重症肌无力(myasthenia gravis, MG)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约80%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(AChR-ab)。传统治疗方案主要依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,然而这些药物普遍存在起效缓慢、疗效不稳定以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。早期有效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,但目前针对新发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研究相对缺乏。Efgartigimod(EFG)新生儿Fc受体(FcRn)拮抗剂,促进致病性IgG抗体的降解清除,其在新发病例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索。

研究方法

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、前瞻性队列研究,纳入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87例新发全身型MG(gMG)患者,根据患者入组时接受的治疗,分为EFG组(N=57)和传统治疗组(30例)。EFG组患者接受至少一个周期的EFG治疗(10mg/kg,每周一次,共四周),同时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;传统治疗组仅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。
 
纳入标准为:(1)年龄≥18岁;(2)全身症状出现时间少于一年;(3)血清AChR抗体阳性;(4)既往未接受过免疫治疗(包括激素、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、靶向治疗)。
主要结局指标:最小症状表达(MSE)应答比例。
次要结局指标:(1)MG-ADL评分和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变化;(2)未达到MSE的患者比例;(3)MG-ADL应答比例;(4)IgG水平的变化;(4)MGFA分型的变化。

研究结果

1. 基线特征

本研究最终纳入了87例新发AChR-ab+ gMG患者(表1),其中EFG组57例,常规治疗组30例。基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:性别构成(男性38.60% vs 46.67%,女性61.40% vs 53.33%)和年龄(50.56 ± 20.20岁 vs 51.53 ± 14.51岁)均无统计学差异。两组患者的病程、MGFA分级、胸腺手术史、抗体水平、IgG水平等疾病相关特征均未见统计学差异(p>0.05)。
 
两组的激素剂量(23.26 ± 10.96 mg/d vs 18.00 ± 7.21 mg/d)和MG-ADL评分(6.87 ± 3.60 vs 5.00 ± 2.44)在基线时可比。EFG组患者平均接受5.88±3.20次EFG输注治疗,其中56.14%联合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剂(主要包括他克莫司、吗替麦考酚酯和硫唑嘌呤),而常规治疗组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比例为20.00%(p>0.05)。
 
表 1
表 1
 

2. EFG在成人新发AChR-ab+ gMG中的疗效

治疗12周后,EFG组MSE应答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(45.61% vs 13.33%,p=0.0026),MG-ADL应答率达96.49%(vs 40.00%,p<0.0001)。EFG组MG-ADL评分改善率在第4周和第12周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(71.9% vs 36.7%,85.7% vs 55.3%,均p<0.0001),激素剂量显著减少(22.6% vs -2.4%,p<0.001)。Kaplan-Meier分析显示EFG组达到MSE的概率更高(p=0.00026),首次达到MSE时间更短(4.18±2.30 vs 7.56±3.71周,p=0.0004)。80.70%的EFG组患者在12周随访后转为MGFA 0/I级,而常规治疗组仅36.67%。结果表明EFG在多个临床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。(图1)
 
图 1
图 1
 

3. EFG组亚组分析

在EFG治疗的患者中,MSE应答率在TAMG组中最高,在EOMG和LOMG组中相对较低(EOMG vs. LOMG vs. TAMG,41.18% vs. 41.18% vs. 52.17%,p=0.7157)。12周随访结果显示,LOMG组的MG-ADL评分降幅大于TAMG组(LOMG vs. TAMG,7.06 ± 3.25 vs. 4.96 ± 3.40,p=0.040),但Kaplan-Meier分析发现TAMG组达到50% MSE的速度比其他亚组更快(p=0.026)。这些发现强调了对EFG的亚型特异性治疗反应。(图2)
 
图 2
图 2
 

4. 成人新发AChR-Ab+全身型重症肌无力EFG应答不良的相关因素

在整个随访观察期间,没有患者报告或医生发现用药不良反应没,有患者因严重不良事件而停止使用EFG。与反应不佳组(N=21)相比,反应良好组(N=36)的患者在基线时的血清IgG水平(13.18 ± 2.41 vs. 11.06 ± 3.15 g/L,p=0.020)和糖皮质激素剂量(27.61 ± 10.21 vs. 18.81 ± 8.79 mg/d,p=0.004)显著更高。(表2)
表 2
表 2

研究讨论

EFG有可能快速改善新发AChR-Ab阳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,并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,其疗效可能具有亚型特异性。
 

局限性

  1. 仅采用患者自报的MG-ADL评分,可能存在评估偏倚;
  1. 样本量小,统计效力不足,限制分层分析;
  1. EFG组更多联用口服免疫抑制剂,可能影响结果;
  1. TAMG亚组在EFG组占比过大,存在选择偏倚。未来需更大样本、更长随访及客观评估指标(如QMG评分)的研究验证。
 
编辑:贺定贤 金磊 汪双双
审核:罗苏珊
 
 
上一篇
研究撷英丨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
下一篇
研究撷英丨Kappa游离轻链指数在中国人群多发性硬化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