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会议纪要 | 2025年第十期“神经肌病时间”之FSHD治疗策略研发与队列建设

2025年第十期“神经肌病时间”专题研讨会——“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(FSHD)治疗策略研发与队列建设”于5月9日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顺利召开。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科研机构、医疗机构、患者组织及药企的多方代表,围绕FSHD队列建设与治疗策略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。
赵重波教授致欢迎辞
赵教授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,指出本次会议以多方参与、跨界融合为特色,科学家、临床医生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探讨,将有助于推动创新。
他强调,随着患者组织的不断发展,患者通过自我赋能,与医学和研发体系建立起良性互动;华山医院神经肌病团队将借鉴国内外神经肌病研究经验,推动本土药物研发,助力FSHD治疗尽快进入临床,真正造福患者。

患者组织代表艾力致辞(FSHD青年路社区创始人)
艾力介绍了“FSHD青年路社区”的初衷,即为患者群体提供支持和力量,推动疾病研究。他认为,患者主动参与、积极合作对推动研究和治疗意义重大。他未来将尝试结合医疗AI与社区建设,向患者提供基因检测、遗传咨询等精准医疗服务。

王志强教授(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)
王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FSHD领域20余年的研究成果。作为国内最早开展SB检测的团队,已诊断超过千例FSHD患者,并构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患者数据库。
他分享了关于中国FSHD患者的临床特征、疾病进展规律及甲基化标志物研究成果,并指出,未来应围绕大规模队列和甲基化等生物标记物,开展对疾病诊疗更具指导意义的临床研究。

夏邢宇医生(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在读博士)
夏医生介绍了华山医院FSHD研究团队的工作进展,重点展示了甲基化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,强调甲基化检测有望成为便捷、高效的临床筛查手段,提升FSHD的分子诊断效率。
此外,他还介绍了华山医院在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、营养指导等方面的工作,强调疾病多学科管理的重要性,倡导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积极延缓疾病进展。

高远医生(香港大学玛丽医院)
高医生回顾了香港地区FSHD研究的发展历程,强调了开展FSHD基因检测对诊断和建立患者队列的重要性。他介绍了香港FSHD基因确诊患者的遗传学与人口学特征,并分析了在资源受限情况下,如何通过利用物理康复资源、多学科协作制度、及人性化服务等香港医疗优势,推动FSHD队列建设及长期管理。
他期待未来能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临床试验平台,发挥香港的国际化优势,积极参与FSHD药物临床研究。

Peter L. Jones教授(美国内华达大学)
Jones教授介绍了当前FSH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。他指出,尽管其团队首创建立的诱导DUX4的小鼠模型可模拟部分病理特征,但由于鼠DUX4与其诱导的下游基因与人存在巨大的差异,无法准确模拟人体FSHD的致病过程和分子机制。
他重点介绍了新建立的FSHD猪模型,其可诱导表达的pigDUXC与人类DUX4结构相似,能激活相近的下游基因,适合用于长期观察与活检,为疾病机制及药物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。此外,他还介绍了基于MRI与AI算法的疾病骨骼肌分析方法,以及FSHD异种移植小鼠模型、病人来源多能干细胞分化模型的在FSHD治疗策略开发中的优势与局限。

吴昊博士(伽进生物医药公司)
吴博士介绍了本公司针对FSHD致病基因DUX4的小分子核酸(siRNA)疗法研发进展。团队通过报告基因系统筛选出具有较高沉默效率的siRNA序列,并在患者来源的细胞实验中验证其可有效下调DUX4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。
同时,团队开发了具有高肌肉亲和力的TfR1抗体,并构建抗体偶联siRNA系统,有望提升体内递送效率,为未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。

最后,华山医院朱雯华医生对本次会议进行小结,感谢各位专家和讲者热情参与本次研讨会,会议讨论中提供了对本疾病研究具有洞察力的建议和对未来的畅想。期待未来推动更多国际与多中心合作,早日实现FSHD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,造福广大患者。

鸣谢: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集爱肌病关爱中心、FSHD青年路社区、上海医药集团药品销售有限公司、上海昂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。
编辑:夏邢宇
审校:朱雯华
- 作者:华山肌病组
- 链接:https://huashanmuscle.com/article/1f156344-f16e-80cd-b166-db331524ef6a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