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zy loaded image
研究撷英
研究撷英丨抗HMGCR肌病的特殊皮肤表现:病例系列及文献回顾
字数 1381阅读时长 4 分钟
2025-4-19
2025-4-19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研究撷英丨抗HMGCR肌病的特殊皮肤表现:病例系列及文献回顾

notion image
💡
2025年3月11日,华山医院神经内科、皮肤科、风湿科于期刊《Journal of Dermatology》联合在线发表抗HMGCR肌病相关非典型皮肤表现的病例系列研究,进一步丰富了该病的临床表型,为早期识别与诊断提供依据。

研究背景与目的

抗3-羟基-3-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(HMGCR)肌病是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常见亚型。尽管目前抗HMGCR肌病归类于多发性肌炎(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亚型),但在既往研究中已有皮肌炎样皮疹的报告,其具体临床病理特征未有详细描述。本中心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组抗HMGCR肌病患者表现为非皮肌炎典型分布部位的躯干持续性皮疹,故进行了总结报道。

研究结果

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4年9月于华山医院神经科和皮肤科随访的5例出现非皮肌炎样皮疹、并确诊抗HMGCR肌病的患者,总结其临床及组织学特征。
皮疹表现为持续性紫红色或红色斑块,可伴瘙痒或无自觉症状;主要分布于躯干,而皮肌炎特征性皮疹如Gottron征/丘疹、Heliotrope征、V字征/披肩征及甲襞毛细血管扩张等均未在这些患者中出现。80%(4/5)的患者皮疹先于肌肉表现如近端肢体乏力和肌酶升高等出现,提前时间中位数为3年(范围:8个月至7年);5例患者均无他汀类药物暴露。
皮肤组织病理显示轻度界面皮炎、真皮间质黏蛋白样物质沉积及浅、深丛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,偶见浆细胞和/或中性粒细胞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page icon
典型病例:背部边界清晰的紫色斑疹,皮肤病理HE染色示轻度界面皮炎
在临床随访中,该皮疹对外用甚至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,但在启动肌病的免疫抑制治疗后逐渐改善消退,与肌肉症状和肌酶水平的改善基本平行。

文献回顾

文献回顾显示过去5年各国的队列研究中抗HMGCR肌病合并皮疹的比例约为3%~56%。大部分报道为典型皮肌炎样皮疹,且该皮疹随肌力恢复而消退。其他病例系列曾报道非典型皮肤表现如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症、背/颈部的糠秕样脱屑以及多形红斑样皮损等。

研究结论

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以躯干为主的持续性皮疹作为抗HMGCR肌病相关皮肤病变的亚型,其临床表现可能与既往报道存在重叠。该持续性皮疹在组织学特征上可配合皮肌炎,但临床分布不符合皮肌炎典型好发部位,且面部、手部及关节等皮肌炎特征区域未见特异性皮疹,导致其在肌肉症状出现前甚至出现后均存在较大临床诊断难度。
因此,临床实践中需提高对这种“假性皮肌炎"非典型分布特征的认识,仔细评估潜在肌肉症状并及时检测抗HMGCR自身抗体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验证此类皮疹与抗HMGCR肌病的相关性,及其对疾病活动度评估和治疗反应判断的临床价值。
 

参考文献

Liu Z, Cheng N, Zheng S, Chen L, Zhu W. Persistent exanthema mainly on the trunk with pathologically dermal interstitial mucin as anti-HMGCR myopathy-associated skin rash: Case series. J Dermatol. 2025 Mar 28. doi: 10.1111/1346-8138.17717E PMID: 40152349.
 
notion image
 
朱雯华 副主任医师
 
多年从事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,主持和参与病理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、发病机制研究和多项临床试验。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科研基金项目。 擅长肌炎、肌营养不良、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诊治,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疑难病的肌电图解读、肌肉病理报告解读和遗传咨询。
 
 
如您或家人出现肌无力、肌酶升高或怀疑自身免疫性肌病,建议尽早前往专业的肌炎专病门诊就诊,以便获得规范全面的评估与个体化的诊疗方案。
目前,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开展【肌炎肌病专病门诊】,由朱雯华教授出诊。
肌炎专病门诊:每周二下午 华山医院*虹桥院区1楼7号诊室
*虹桥院区:上海市闵行区金光路958号(北青公路1600号))
 
编辑:刘子琪 成纳川
审核:朱雯华
上一篇
研究撷英 | TAND-中国RMS治疗策略
下一篇
研究撷英丨 艾加莫德治疗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